![]() ? 从一个真实痛点说起上周帮客户排查云服务器性能问题,发现开启WireGuard后CPU占用直接飙到20%,带宽却卡在1Gbps出不去。调了半天参数也没用,后来才明白——这是软件VPN的天花板。 最近看到一个思路挺野的开源项目:用一块百元FPGA板子,把VPN处理直接扔给硬件干,跑出了4Gbps的吞吐。今天就来聊聊这个wireguard-fpga项目。 项目是干什么的wireguard-fpga是Chili Chips团队做的硬件VPN加速器,核心想法是把WireGuard协议栈搬到FPGA上跑。不需要插到服务器里,就是个独立的小盒子,往网线中间一串就能用。 几个关键数据
技术实现思路
控制和数据分开跑项目用了个比较经典的架构设计: 控制平面用RISC-V软核处理:
数据平面交给FPGA硬件:
这个思路其实跟SDN交换机挺像,软件负责"想清楚怎么干",硬件负责"快速执行"。 代码组织结构wireguard-fpga/ ├── 0.doc/ # 架构设计文档├── 1.hw/ # 硬件RTL代码├── 2.sw/ # RISC-V固件代码├── 3.build/ # 构建和部署脚本├── 4.sim/ # 仿真测试环境└── 6.test/ # 功能测试用例 目录划分很清晰,方便做自动化构建和测试。 几个技术亮点
1. 加密不再是瓶颈WireGuard用的ChaCha20-Poly1305算法,项目引入了开源的Crypto IP核,做了流水线优化。硬件天生适合并行处理,加密这块基本不会成为性能瓶颈。 2. 路由查找用硬件加速传统软件路由表要么线性查找,要么用哈希表。这个项目直接在硬件里实现平衡二叉树,查找复杂度O(log n),而且可以并行查询多个IP。 3. 独立设备形态之前看过Blackwire项目,需要插PCIe槽,部署起来比较麻烦。wireguard-fpga设计成独立网络设备,直接串在链路里就行,灵活很多。 构建部署流程自动化构建整个构建流程写成了脚本,从RTL代码到可烧录的比特流文件一气呵成: # RTL综合yosys -p "synth_xilinx -top wireguard_top"# 布局布线nextpnr-xilinx --chipdb artix7.bin# 生成比特流xc7frames2bit design.fasm design.bit# 编译RISC-V固件riscv64-elf-gcc -march=rv32i -o firmware.elf# 合并固件python3 merge_bitstream.py 这套流程可以直接接到CI里,代码提交后自动跑测试和构建。
仿真验证项目用VProc ISS做硬件软件协同仿真,避免了传统RTL仿真速度慢的问题。有点像在Kubernetes里用Kind做本地测试,效率高很多。 性能对比方案吞吐量延迟功耗成本软件WireGuard约1Gbps100微秒+50W以上免费wireguard-fpga4Gbps10微秒内5W以内约100美元Blackwire100Gbps5微秒内30W5000美元+对中小规模应用来说,wireguard-fpga在性能和成本之间找到了不错的平衡点。 运维角度怎么看适合边缘场景低功耗、低延迟的特性很适合边缘节点部署。比如工厂车间、零售门店的安全接入,用这种方案比部署一台服务器跑软件VPN要实在。 网络功能硬件化趋势这个项目其实代表了一个方向:网络功能从软件往硬件迁移。现在VPN可以硬件加速了,以后Service Mesh、eBPF这些可能也会有硬件版本。 开源硬件生态FPGA开源工具链这几年发展挺快,门槛在降低。就像Linux推动服务器开源化一样,FPGA开源工具也在让硬件开发变得更容易。 项目现状
写在最后wireguard-fpga这个项目展示了用开源工具和低成本硬件实现高性能网络功能的可能性。对搞运维的来说,这不只是个VPN加速方案,更是个观察未来基础设施演进方向的窗口。 软件优化到极致之后,硬件加速可能就是下一个突破点。 关注《云栈运维云原生》,一起探索让系统更稳定的硬核技术 ? ? 项目资源GitHub仓库 项目文档 技术博客 标签:#wireguard-fpga #Github #FPGA #网络加速 #开源硬件 #边缘计算 #VPN |
本文链接:https://kinber.cn/post/5738.html 转载需授权!
推荐本站淘宝优惠价购买喜欢的宝贝:






支付宝微信扫一扫,打赏作者吧~
